锂电池的构造主要由正极、负极、电解液、隔膜和外壳组成。以下是锂电池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介绍:

1. 正极(Cathode)

  • 材料:常见的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(LiCoO2)、锰酸锂(LiMn2O4)、磷酸铁锂(LiFePO4)和镍钴锰酸锂(NCM)或镍钴铝酸锂(NCA)。
  • 功能:在放电过程中,锂离子从正极脱嵌,通过电解液移动到负极;在充电过程中,锂离子从负极嵌入正极。

2. 负极(Anode)

  • 材料:常见的负极材料是石墨(C),也有使用硅或硅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。
  • 功能:在放电过程中,锂离子嵌入负极;在充电过程中,锂离子从负极脱嵌。

3. 电解液(Electrolyte)

  • 成分:通常是由锂盐(如六氟磷酸锂,LiPF6)溶解在有机溶剂(如碳酸乙烯酯,EC;碳酸二甲酯,DMC;碳酸乙烯甲酯,EMC)中。
  • 功能:提供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的通道,同时具备良好的电导率和电化学稳定性。

4. 隔膜(Separator)

  • 材料:一般由聚乙烯(PE)或聚丙烯(PP)制成的微孔膜。
  • 功能: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引起短路,同时允许锂离子通过。

5. 外壳(Casing)

  • 材料:可以是金属壳(如铝壳或钢壳)或者铝塑膜。
  • 功能:保护内部材料,防止外部环境的影响,并提供物理结构支撑。

6. 导电剂和粘结剂(Conductive Agent and Binder)

  • 导电剂:通常使用炭黑、石墨等,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。
  • 粘结剂:如聚偏二氟乙烯(PVDF),用于将活性材料和导电剂粘合在一起,固定在集流体上。

锂电池工作原理

锂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。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:

  • 充电过程:外部电源使锂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,通过电解液移动到负极,并嵌入负极材料的层间结构中。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。
  • 放电过程:锂离子从负极脱出,通过电解液移动到正极,并嵌入正极材料中。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,产生电流。